試題三(17分)
閱讀下列說明,回答問題1至問題3,將解答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
【說明】
A公司承接了某系統(tǒng)集成項目,任命小王為項目經理。在項目初期,小王制定并發(fā)布了項目管理計劃。公司派小張作為質量保證工程師(QA)進入項目組,小張按照項目管理計劃進行質量控制活動,當執(zhí)行到測試階段時,發(fā)現(xiàn)成本超預算10%。小張和項目組統(tǒng)計分析出了五個成本超出預算的問題:
(1) 新入職開發(fā)人員小王效率低,超支0.5%;
(2)測試時需求A實現(xiàn)存在設計問題,超支2%;
(3)用戶增加新需求,超支2.5%;
(4)模塊B返工問題,超支3.5%;
(5)其他問題超支1.5%。
小張繪制了垂直條形圖識別出了造成成本超預算的主要原因,并制定了改進措施,在剩余的2個月內利用質量管理工具,將改進措施按照有效性高低進行排序并嚴格執(zhí)行,最終將成本偏差控制在了風險控制點的15%以內。
【問題1】 (5分)
請結合案例,小張按照項目管理計劃進行質量控制,依據(jù)是否充分?如果不充分,請補充其他依據(jù)。
【問題2】 (7分)
(1)小張繪制的垂直條形圖是使用管理質量過程中的哪個工具技術?
(2)簡述此工具技術的作用。
【問題3】(5分)判斷下列選項的正誤(填寫在答題紙的對應欄內,正確的選項填寫“√”,錯誤的選項填寫“x")
(1)在瀑布型項目中,控制質量活動由特定團隊成員在特定時間點或者項目或階段快結束時執(zhí)行。()
(2)在敏捷型項目中,整個項目期間的質量管理通常是特定團隊成員的職責。()
(3)質量管理計劃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非常詳細的,也可以是高度概括的。()
(4)測試成本屬于不一致成本。()
(5)在實際質量管理過程中,多種質量管理工具可以綜合使用,例如可以利用樹形圖產生的數(shù)據(jù)來繪制關聯(lián)圖。()